当前位置: 新东方图书网>图书>综合类>基础教程>阅读、语法>图书详情

精品推荐

(2018)四大名师讲真题

作者:王江涛 唐静 李剑 王晟

定价:¥65.00

《(2018)四大名师讲真题: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详解》的四位作者在新东方从事考研英语教学平均十年以上,拥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分别对写作、翻译、阅读、完形填空与新题型有深入研究。

剑桥雅思核心词汇精讲精练

作者:(英)Pauline Cullen

定价:¥40.00

剑桥雅思官方备考资料,基于剑桥国际语料库和剑桥学习者语料库中的真实语料;讲解+指导+训练+分析,优秀考试专家详细解析雅思核心词汇,提供科学记忆方法,为考生量身定做的雅思考试制胜用书!

   

英语语法新思维中级教程:通悟语法(第2版)

点击图片放大

作  者:张满胜 著

出 版 社:群言出版社

印刷时间:201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I S B N :978-7-5193-0478-2

开  本:16开

页  码:364页

产品类别:阅读、语法

书友会编号:180413

定  价:¥68.00

本书配套音频

本店购买 当当网购买 亚马逊购买 京东购买

其它购书方式: 新东方书友会邮购

读者,您好!如遇到音频无法下载的情况,请您及时与我们的维护人员联系,联系电话:62605588-188。

相关图书

  • 中考英语语法复习指南 定价:¥42.00
  • GRE/GMAT/LSAT长难句300例精讲精练 定价:¥50.00
  • 十天搞定考研英语语法 定价:¥38.00
  • (2020)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定价:¥48.00
  • 襄阳中考英语语法复习指南 定价:¥48.00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2008年,《英语语法新思维中级教程——通悟语法》一经问世便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它帮助广大读者告别英语语法的“死规则”,学会“活思维”,重新塑造自己的“英语世界观”。十年间,“英语语法新思维”系列图书加印 100余次,成为近200万读者的选择。

为与时俱进,满足读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英语语法新思维中级教程——通悟语法(第2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细致修订,对语法示例进行了优化。并应广大读者的需求,为全书例句(标*的错误例句除外)配套了MP3录音(共230分钟),由纯正美音外教朗读,更加方便读者跟读、学习。新版重新设计了封面和内文版式,给读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心的方向,就是你未来的人生路。”——张满胜。相信满胜老师凝聚经典与创新的力作,会激励和陪伴更多的读者成就更好的自我。

 

优势卖点

全新理念——语法不是死的造句规则,而是活的语言思维,“语法即思维”。

科学体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你轻松完成英语从句的入门学习,正确运用灵活多变的谓语形式。

独特角度——化繁为简,精挑细选的知识点使复杂的语法规则易学易用。

针对练习——即时巩固,帮助读者学以致用,切实掌握英语“语法新思维”。

例句音频——扫描封底或篇章页的二维码,即可获得全书或本章例句配套音频。


内容简介

“英语语法新思维”系列三本教程为热销十年的经典语法书,涵盖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语法知识,帮你建立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精深学习,巩固英语思维。《英语语法新思维中级教程——通悟语法(第2版)》涵盖简单句与复合句、名词从句入门、定语从句入门、状语从句入门、完成时态、完成进行时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等高中阶段的语法点。让你轻松完成英语从句的入门学习,正确运用灵活多变的谓语形式。

作者简介

张满胜: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硕士,拥有20余年的英语教学和研究经验,尤其是对英语语法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其代表作品“英语语法新思维”系列图书久经市场考验,热卖10余年而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张满胜老师对庞杂的语法规则体系进行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严密推导,推翻了传统语法的罗列派,开创了英语语法的思维派,真正让你告别“死规则”,教你“活思维”,帮你重新塑造自己的“英语世界观”。

图书目录

目 录

Chapter 1 简单句与复合句

1.1 引言 P2

1.2 句型一:主语+系动词+表语 P3

1.2.1 谓语动词的特点 P3

1.2.2 简单句叠加成复杂难句 P8

1.3 句型二:主语+谓语 P9

1.3.1 谓语动词的特点 P10

1.3.2 简单句叠加成复杂难句 P10

1.4 句型三:主语+谓语+宾语 P11

1.4.1 谓语动词的特点 P11

1.4.2 简单句叠加成复杂难句 P12

1.5 句型四: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P13

1.5.1 谓语动词的特点 P13

1.5.2 简单句叠加成复杂难句 P14

1.6 句型五: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P15

1.6.1 谓语动词的特点 P15

1.6.2 区分双宾语和复合宾语 P15

1.6.3 简单句叠加成复杂难句 P16

1.7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P17

Chapter 2 名词从句

2.1 简单句与名词从句 P22

2.1.1 何谓名词从句? P22

2.1.2 陈述句作句子成分 P23

2.1.3 一般疑问句作句子成分 P25

2.1.4 特殊疑问句作句子成分 P25

2.1.5 引导名词从句的连接词 P26

2.2 简单句与主语从句 P28

2.2.1 陈述句作主语 P28

2.2.2 一般疑问句作主语 P29

2.2.3 特殊疑问句作主语 P29

2.3 简单句与宾语从句 P30

2.3.1 陈述句作宾语 P30

2.3.2 一般疑问句作宾语 P30

2.3.3 特殊疑问句作宾语 P31

2.4 简单句与表语从句 P32

2.4.1 陈述句作表语 P32

2.4.2 一般疑问句作表语 P32

2.4.3 特殊疑问句作表语 P32

2.5 简单句与同位语从句 P32

2.5.1 陈述句作同位语 P33

2.5.2 一般疑问句作同位语 P33

2.5.3 特殊疑问句作同位语 P33

Chapter 3 定语从句

3.1 定语从句概述 P38

3.1.1 形容词作定语与从句作定语比较 P38

3.1.2 定语从句的两个重要概念:先行词和关系词 P38

3.2 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的成分 P39

3.2.1 关系词用作从句的主语 P39

3.2.2 关系词用作从句中动词的宾语 P41

3.2.3 关系词用作从句中介词的宾语 P41

3.2.4 作宾语的关系词可以省去 P42

3.3 关系代词与先行词的搭配关系 P43

3.3.1 先行词指“人”,用关系代词who或whom P43

3.3.2 表示人或物的所有关系,用whose P44

3.3.3 先行词指“物”,用关系代词which P44

3.3.4 that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 P45

3.4 关系副词的用法 P48

3.4.1 when的用法 P49

3.4.2 where的用法 P50

3.4.3 why的用法 P51

3.5 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P51

3.5.1 限制性定语从句——不用逗号隔开 P52

3.5.2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逗号隔开 P52

3.5.3 用或不用逗号,句意有差别 P53

3.5.4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P54

3.6 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的区分 P55

3.6.1 从结构上区分:that是否作成分 P55

3.6.2 从意义上区分:that引导的从句的意义不同 P56

Chapter 4 状语从句

4.1 时间状语从句 P62

4.1.1 时间连词when的用法特点 P62

4.1.2 时间连词while的用法特点 P63

4.1.3 时间连词until的用法特点 P64

4.1.4 表示“一……就”的结构 P66

4.2 地点状语从句 P68

4.3 原因状语从句 P68

4.3.1 常见连词的用法 P68

4.3.2 用介词表示因果关系 P69

4.4 目的状语从句 P70

4.5 结果状语从句 P71

4.5.1 常见连词的用法 P71

4.5.2 结果状语从句的倒装 P72

4.6 条件状语从句 P73

4.6.1 常见连词的用法 P73

4.6.2 其他条件状语从句的连词 P74

4.7 让步状语从句 P74

4.7.1 常见连词的用法 P75

4.7.2 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介词 P75

4.7.3 置于句首的while一般表示“尽管” P76

4.7.4 as引导的倒装句表示让步 P76

4.8 比较状语从句 P79

4.8.1 连词as的基本用法 P79

4.8.2 连词than的基本用法 P80

4.8.3 表示倍数比较的三种句型 P81

4.8.4 the more..., the more句型 P82

4.9 方式状语从句 P85

Chapter 5 完成时态

5.1 完成时态的构成 P90

5.2 完成时态的意义 P91

5.3 “回顾”思维 P93

5.4 延续事件 P96

5.4.1 过去的事件“延续”到现在 P96

5.4.2 “延续事件”与时间状语的关系 P97

5.5 重复事件 P99

5.5.1 过去的事件“重复”到现在 P99

5.5.2 “重复事件”与时间状语的关系 P105

5.6 单一事件 P111

5.6.1 何谓“对现在有影响”? P112

5.6.2 何谓“过去事件”? P116

5.6.3 新闻热点(hot news)——近的过去 P118

5.6.4 过去的经历(past experience)——远的过去 P122

5.6.5 “单一事件”与时间状语的关系 P128

5.7 “延续事件”“重复事件”与“单一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P131

5.7.1 延续事件与单一事件 P132

5.7.2 延续事件与重复事件 P132

5.7.3 重复事件与单一事件 P133

5.7.4 “动作表达”的完成时态与“状态表达”的一般现在时态 P135

5.7.5 “动作表达”的完成时态与“状态表达”的完成时态 P137

5.8 完成时态用于最高级句型 P139

5.9 时间连词since的特殊用法 P143

5.10 过去完成时 P147

5.10.1 在“过去”回顾“更远的过去” P147

5.10.2 延续事件、重复事件和单一事件的过去完成时 P153

5.10.3 过去完成时的其他意义和用法 P157

5.10.4 过去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比较 P157

5.11 将来完成时 P159

5.11.1 将来完成动作的开始时间 P160

5.11.2 将来完成时的三种思维用法 P160

Chapter 6 完成进行时态

6.1 完成进行时态的构成 P166

6.2 完成进行时态的意义 P167

6.3 延续事件 P167

6.3.1 延续事件概述 P167

6.3.2 延续事件(一):长期在延续的事件 P169

6.3.3 延续事件(二):近期在延续的事件 P171

6.3.4 延续事件(三):在说话时刻仍在延续的事件 P173

6.3.5 延续事件(四):在说话时刻之前在延续的事件(即刚刚在延续的事件) P175

6.4 延续事件比较:完成进行时与完成时 P178

6.4.1 比较(一):完成进行时“刚刚在延续的事件”与完成时“单一事件” P178

6.4.2 比较(二):完成进行时的“延续”与完成时的“延续” P179

6.5 重复事件 P181

6.5.1 重复事件(一):短暂动词 P182

6.5.2 重复事件(二):有限延续动词 P184

6.6 重复事件比较:完成进行时与完成时 P188

6.6.1 比较(三):重复动作的分割性 P188

6.6.2 比较(四):短暂动词用于完成进行时来表示重复活动 P190

6.6.3 完成进行时的“重复事件”与一般现在时的“重复事件” P191

6.7 完成进行时与完成时对比总结 P192

6.7.1 比较(五):完成进行时强调“延续过程”,完成时强调“成果” P192

6.7.2 现在完成进行时与现在完成时的思维差异总结 P196

6.8 过去完成进行时 P200

6.8.1 过去时刻在延续的事件 P200

6.8.2 在过去时刻重复发生的事件 P202

6.9 将来完成进行时 P203

Chapter 7 虚拟语气

7.1 引言 P212

7.1.1 在过去时刻重复发生的事件 P212

7.1.2 虚拟条件句:两类三时 P212

7.1.3 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变化 P213

7.2 将来虚拟(ZjCj) P215

7.3 现在虚拟(ZxCx) P217

7.4 过去虚拟(ZgCg) P223

7.5 混合虚拟(一):主句现在+从句过去(ZxCg) P226

7.6 混合虚拟(二):主句过去+从句现在(ZgCx) P229

7.7 倒装虚拟 P231

7.8 跳层虚拟 P232

7.8.1 陈述句+or+虚拟主句 P233

7.8.2 虚拟主句+but+陈述句 P234

7.9 名词从句如何使用虚拟 P236

7.9.1 在下列词的宾语从句中 P236

7.9.2 在it is+形容词/过去分词/特定的名词+that的主语从句中 P237

7.9.3 在上述名词的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 P237

7.10 各种虚拟句型 P238

7.10.1 在wish后面的宾语从句中 P239

7.10.2 在if only感叹句中 P239

7.10.3 在as if / as though 引导的从句中 P240

7.10.4 在it is (high) time (that)从句中 P240

7.10.5 在would rather, would (just) as soon, would sooner, would prefer等从句中 P241

Chapter 8 情态动词

8.1 引言:多情多义的情态动词 P250

8.1.1 情态动词的“全家福” P250

8.1.2 情态动词的意义 P250

8.1.3 情态动词的结构搭配与意义关系 P252

8.2 推测用法(一):现在推测(情态动词+一般式) P254

8.2.1 对现在的肯定推测 P255

8.2.2 对现在的否定推测 P258

8.2.3 对现在进行推测的其他情态动词 P259

8.3 推测用法(二):将来预测(情态动词+一般式) P260

8.4 推测用法(三):过去推测(情态动词+完成式) P264

8.5 推测用法(四):情态动词+(完成)进行式 P269

8.6 基本用法(一):现在或将来的能力 P271

8.7 基本用法(二):现实“可能”与理论“可能” P273

8.8 基本用法(三):过去的能力 P278

8.9 基本用法(四):许可 P283

8.9.1 肯定句——给予许可 P283

8.9.2 否定句——拒绝许可,甚至禁止 P284

8.9.3 could一般不用来表示现在的许可,而表示过去的许可 P285

8.10 基本用法(五):建议与忠告 P285

8.10.1 could表示“建议” P285

8.10.2 Shall I...? Shall we...? P286

8.10.3 may (just) as well, might (just) as well P286

8.10.4 should和ought to表示“忠告” P286

8.10.5 should表示“忠告”与could 表示“建议”的比较 P287

8.10.6 had better表示“忠告” P287

8.11 基本用法(六):意愿、意图与执意 P288

8.11.1 意图(intention) P288

8.11.2 执意(insistence) P289

8.12 基本用法(七):请求 P290

8.13 基本用法(八):过去习惯 P297

8.14 基本用法(九):should 的特殊用法 P300

8.14.1 should表示“竟然” P300

8.14.2 should表示“万一” P301

8.15 基本用法(十):shall 的特殊用法 P301

8.15.1 用于第一人称的疑问句中:Shall I/we...? P301

8.15.2 用于第三人称的疑问句中 P302

8.15.3 用于第二、三人称的陈述句中 P302

8.16 基本用法(十一):may的特殊用法 P302

8.17 情态动词的否定 P304

8.17.1 情态动词否定意义的深层结构——内部否定和外部否定 P304

8.17.2 内部否定和外部否定的使用规律 P307

8.18 总结:英文情态与中文情态的简单对比 P309

8.18.1 英文情态意义与中文情态意义的对应性 P309

8.18.2 英文情态动词的委婉表达在汉语中的缺失 P310

附 录 参考答案 P317